行至年中,全国经济“期中考”成绩相继出炉。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5年上半年,南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9.12亿元配资炒股网选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5%,高于全省、全市平均水平,且多项经济指标表现“超预期”,延续一季度经济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,进一步凸现汇聚四海之力、共赴图南之志的发展之进。
二季度以来,国际形势急剧变化、外部压力明显加大。在此背景下,南沙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 坚持以产业发展作为南沙开发开放全面展开的核心,着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扎实建设年轻的城服务年轻的人,通过推进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,推动南沙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厚实、更有活力、更显信心。
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。2025年,正值《南沙方案》第一阶段目标“中考”之年,行进中的南沙,锚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一轮变革提质、聚势跃升,全力提升南沙产业发展能级,正以更大作为,有力支撑打造广州未来发展核、湾区建设新引擎。
产业家底更加厚实
通过工业经济数据,可以迅速管窥南沙坚持制造业当家,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发展走向。上半年,南沙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.3%,经济支撑作用明显。
经济形势,既要看形,也要看势。近年来,南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新产业、新技术、新业态保持较快发展,在更多关键性领域实现蝶变,酝酿出更多新的动能。
——新赛道不断开辟。上半年,南沙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3.3%、21.4%、5.4%。以工业为牵引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,南沙产业结构“含新量”“含金量”不断提升。
——新业态增势明显。 1-5月,南沙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530.40亿元,同比增长18.1%,在经济结构上实现了工业与服务业“两翼齐飞”。营利性服务业增势明显,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.8%。其中,互联网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0.5%,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2.4%。
——新势力登台唱戏。全球“Robotaxi第一股”南沙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在京穗深开启全天候自动驾驶测试,累计完成超50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, 芯粤能入围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单,其碳化硅主驱芯片的核心性能指标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,深海智人斩获近千万美元海外订单,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实现商业化出口……一批明星企业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,带动多个新兴产业赛道“出圈”,勾勒南沙更具未来感的产业图景。
为了鼓励更多市场主体“站C位”“唱主角”,南沙以最快速度兑现全市首推“强信心8条”政策红利,以“双倍增15条”“商贸业9条”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。上半年,南沙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合计产值同比增长8.1%。
于细微处见服务、见格局,南沙产业家底更加厚实。
市场表现更有活力
上半年,南沙区售地延续一季度火爆趋势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数、面积、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.6倍、9.5倍、12倍,其中成交用地面积合计118.1万平方米,位居广州各区第一。
土地市场热度爆表的背后,代表着市场的长远预期。
投资、消费、出口“三驾马车”共同发力,正拉动南沙经济稳步增长:
——投资结构向优。上半年,南沙举行了多轮重大项目集中签约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1%,高技术制造业、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9.4%、32.8%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%。仅广州南沙国际数港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,已完成总投资逾154亿元的20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。
——消费活力迸发。暮色下的蕉门河畔,Livehouse的鼓点穿透夏夜;新开业的花园餐厅首店,万朵鲜花吸引游客打卡;人才驿站旁,创意市集摊位前人头攒动……上半年,南沙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.95亿元,同比增长6.5%,勾勒南沙这座“年轻的城”的烟火画卷。
——外贸增长领先。今年上半年,南沙区进出口1479.3亿元,同比增长17.5%,贸易规模稳居全市11区首位。其中,南沙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和汽车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凸显,带动上半年南沙区散货船出口增长55.6%。外贸承压之下,南沙向世界展示广州外贸的强大韧性。
以更高水平开放抢抓新机遇、勾勒新图景,南沙市场经济更有活力。
发展前景更显信心
从一季度举行的南沙区高质量发展大会、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推进会,到二季度十镇街重大产业项目签约、动工、封顶、投产的赛龙夺锦,再到6月的南沙国际数港、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,一批产业新项目纷纷落地南沙,海内外企业家、创业家、投资家等持续看好南沙经济发展前景的声音不断,普遍认为“南沙正迎来新一轮加速发展黄金期”。
下半年是冲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的关键,南沙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,又从何而来?
信心,来自上下同欲者胜的奋进之力——
早在半个月前,南沙就在全市率先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。一天时间,全区上下群策群力,认真总结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,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和原因,针对性部署下一步工作,推动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,以干事创业之实,抢抓布局推动“半年红”冲刺“全年红”。
信心,来自产业科技深度融合的生态重构——
打造环港科大(广州)创新区,无缝承接广州大学城、港科大(广州)等高校院所人员创新创业需求;近1500台/套高精尖仪器设备开放共享,为企业研发按下“快进键”;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在南沙启用,大幅降低低空飞行器研发企业测试成本……
聚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,南沙已集聚各类新型研发机构22家,近三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1.5%、总数达1310家,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达5.48%。
信心,也来自开放合作共赢带来的无限新机——
推进金融开放创新,南沙已成为全国首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,累计交易额超500亿美元,跨境股权投资试点累计获批额度超300亿元,有力提升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水平。
今年5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“南沙金融30条”,加码支持南沙开发开放,明确将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,推动南沙在金融改革、开放、创新、发展中走在前列。再迎国家级重磅政策利好的南沙,以开放促发展的步伐必然越迈越大,道路必定越走越广。
信心,还来自营商环境优化激发的蓬勃活力——
全国首创集成发布近百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政,汇聚法治最大合力;强化镇街经济主战场作用,深化镇街扩权赋能改革,将经济监测、贴身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企业末梢;打造项目筹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,将“企业和企业家是南沙发展第一资源”的铮铮诺言,转化为可知可感可及的高效贴心服务,让这里赢得了广大企业家信任,投下真金白银增资扩产、购地兴业。以千亿工业大镇黄阁为例,今年上半年,黄阁镇新增注册近千家企业,同比增长26.93%,相当于平均每天就有5家企业落地。
信心,更来自天下英才的用脚投票——
“过去一年,实有人口净增11万!”面对人口下行周期,南沙操刀了一出“逆风翻盘”的好戏。
这里,曾被视为广州的“西伯利亚”“边陲之地”,人口结构、文化程度、“造血能力”等关键指标,一度落后于区域平均水平。
如今却已是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,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,全国唯一的国际化人才特区,成为湾区之心的引力所在。
光环之下,南沙着实下了一番硬功夫,事关产业导引、城貌拓新,更关乎芸芸英才。
立足人才成长全生命周期,南沙用一连串脚踏实地的引育留用,为广大青年在南沙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,凝练成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浓缩精华的“南沙答卷”。
大有作为的人才沃土,正让湾区之心更加走心入心,让越来越多人满怀信心地选择奔赴令人心动、更令人行动的南沙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郑国豪
策划:黄少宏配资炒股网选
领航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